他們就是「數位原生世代」

你今天滑手機了嗎?相信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裡,這個問題也多半能得到肯定的答案,更遑論現在的青少年,他們從小就接觸網際網路、3C,對智慧型手機再熟悉不過了——他們是「數位原生世代(Digital Native)」。

外界大多以1990年代中後期作為起始、2010年代前期作為結束,在這段期間出生的人就屬於數位原生世代,也可稱作「Z世代」。

傳統觀念中,中學生就是應該「專注功課、遠離玩樂」,然而數位時代的洪流已讓年輕學子們手機不離身,《聯合新聞網》將帶你了解,社群有何吸引力、孩子究竟都在社群看些什麼,以及專業心理諮商師給家長的建議。青少年長時間觀看社群也掀起父母對子女學習狀況的擔憂:「這樣能好好讀書嗎?」但家長不知道的是,小小螢幕的世界裡有邊讀書邊直播的Study With Me、也有從南韓紅到台灣的學習APP橫空出世。

《聯合新聞網》與14歲的KOL喵Miya、高三生KOL俞真Yujin、高三生宥捷、昕妤、喵Miya媽媽、育有兩名青少年子女的米媽以及心理諮商師張甯對談,一同探索青少年的網路世界。

時代在變,用手機不一定是在玩,讀書也能用手機!

社群是生存必備

▎每天動輒數小時 青少年手機滑什麼?

年僅14歲在YouTube就有8.59萬訂閱、Instagram擁有5.4萬粉絲的喵Miya(以下簡稱Miya)分享自己暑假期間的3C日常:早上睡到將近十點,起床後一邊追劇一邊吃早餐,接著繼續用手機或平板打遊戲、追劇,看YouTube、Instagram短影音、小紅書,有時也滑抖音,「基本上我整天很少會離開3C,不管是放假、還是在學校,只是有時候在玩,有的時候是在學習。」剛升上高三的宥捷談起自己每天滑手機的時間,不由得有些心虛,她形容自己用Instagram的時間「多到覺得很恐怖」:「(平日)平均2到3小時,但如果把假日算進來肯定是…整天累積下來可能會到5小時。」

同樣將YouTube、Instagram帳號都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還有就讀高職三年級的俞真Yujin(以下簡稱俞真),她習慣在下課時間滑Instagram,中午休息時間較多,就上YouTube看搞笑影片,當Instagram需要發文時,她也利用在學校的閒暇時間製作貼文。

▲近5成中學生每日使用手機逾3小時,女生使用時間則是男生近2倍。(點擊右側可看更多圖表)

「數位原生世代」在社群關注的面向多元,同為高三生的昕妤喜歡在X(舊名Twitter)上看插畫作品、在Instagram追星、「發摟」偶像動態,也有人喜歡上社群看些可愛貓狗的趣味日常,作為KOL的Miya習慣在小紅書學習化妝、穿搭技巧。

注意到了嗎?不管在通勤中,還是吃早餐、午餐,這群「Z世代」都已習慣有手機社群的陪伴,眾人所關注的內容包羅萬象且不盡相同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社群早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▎就愛關注他人動態

那麼,對中學生而言,社群究竟有什麼吸引力讓他們離不開呢?幾名在學的國、高中生,幾乎異口同聲回應——「可以看到別人的動態」。本身就已是社群上「小網紅」的俞真和Miya,也依然習慣在Instagram關注喜歡的KOL發文寫了什麼內容、做了哪些事,也從中得知現在的流行趨勢。平時大多觀看插畫內容的宥捷也說,有些插畫家會分享令她感興趣的有趣創作故事。

此外,社群的世界無國界,就連國外的內容都只要打開手機、動動幾根手指就能涉略,昕妤舉現在國、高中生常用的小紅書為例,小紅書是中國大陸發明,大陸用戶人數眾多,因此不管哪一方面的內容都很豐富。

社群除了滿足青少年對他人日常的好奇心,令他們獲取新知、大開眼界外,也是一種紓壓管道。俞真表示,自己在學校時,中午大多花時間在YouTube看些輕鬆的影片,這是為了要「放鬆」。Miya則認為,抖音能讓她紓壓:「因為我很喜歡跳舞,抖音上有很多舞蹈可以配音樂,所以我無聊沒事做或想休息一下的時候就會來抖音拍一支影片。」

▲中學生使用社群理由。(點擊圓形圖樣看詳細理由,欲還原可任意點擊空白處)

▎回不去了! 3C與社群已成抵擋不了的趨勢

「我這個世代可能到民國70幾年前半,生存元素就真的是陽光、空氣、水,但我都跟現在的家長、孩子、老師講,現在的小孩,特別是西元2000年後出生的,他們的生存元素叫做陽光、空氣、水,加上一定要能上網的手機。」曾於大安高工擔任輔導老師的心理諮商師張甯說道。

科技日益革新,人們所使用的工具也與從前大不相同,張甯指出,2007年正好是第一代iPhone誕生,這一年「千禧龍」寶寶正好7歲,「他們剛好認知這個世界,所以對他們來講,他們的整個生活就是靠手機,因為手機帶給他們全世界,帶給他們所有需要的東西和便利性,非常非常地方便。」

1980年代,網際網路的發明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;20多年後,智慧型手機的問世再度為人類生活樣態帶來了深刻的變化。張甯表示,整個社會的遊戲規則都已不同了,人們聯誼的方式不再是「面對面」,而是透過傳送訊息更快速的交友軟體,「它是一個『趨勢』,而這個『趨勢』我們是沒有辦法擋下來的,因為科技就是在往前進,這個現象是人類文明在前進的時候,必然會發生的。」

▲青少年社群使用排行。(點擊右側可看更多圖表)

▎解密中學生社群KOL

「Hello大家好~我是平凡又不平凡的瘋癲少女Miya!」Miya在鏡頭前大方展現元氣的笑容,她談起自己在國小三年級時就當起YouTuber「簡直太瘋狂」,她笑稱,因為太愛講話,小時候家裡沒有兄弟姐妹,媽媽便建議「妳去對著鏡頭講好了」,讓Miya就此踏上小網紅之路,分享VLOG(源於BLOG的變體,指「Video blog」影像部落格,以影片代替文字或相片記錄生活)、美妝穿搭、各式各樣的開箱影片和美美的出遊照。

一樣活躍於社群的俞真則喜愛用PLOG(源於VLOG的變體,指「Photo blog」照片部落格,以照片記錄生活)記錄自己的學生日常,她娓娓道來自己經營YouTube和Instagram的初衷,其實來自「樂於分享」的心,將自己想分享的東西美化後製成作品,在社群間流傳擴散,總令她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。

育有一對國、高中兒女的米媽笑著回顧兒子米弟從小到大的「社群經營史」,小學二年級時和同學一起開設YouTube頻道,持續到四、五年級才停更,當時的影片如今也成為兩人都不願再回首的「黑歷史」。進入高年級後,米弟因為愛打遊戲,開始製作遊戲實況,不過米媽吐槽:「看的人大部分都很少,就是自己看、自嗨而已」。除此之外,由於喜歡賞鳥,米弟還經營以鳥類為主題的Instagram帳號,內容全都是自己拍攝的野鳥照片,米媽也戲稱兒子為「野鳥阿宅」。

這群在數位世界中各自精采而仍在學的他們,又是如何兼顧學業呢?Miya不諱言,自己希望能更著重在社群經營上,課業部分盡量在學校完成,回家後再將未完成的作業列出來,分別安排到每一天,每天做一點,不讓自己有一天突然要做太多事情。相反地,俞真把課業擺第一,目前她只將社群經營當成副業,「這是我的興趣、自己想要做的事,所以我覺得放在第二收入剛剛好,當興趣在經營比較輕鬆,也不會給自己過多的壓力。」

延伸閱讀
》專訪/從小「超愛講話」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.6萬訂閱?
》專訪/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!父母默默關注、大方贊助設備

學習「社群化」? 雲端戰友力量大

▎這些學習神器 她們都在用

當你在網站搜尋「讀書/學習APP」,下方推薦查詢出現的關鍵字如「專心讀書APP」、「找人一起讀書APP」,如今想藉助科技的力量學習,單純僅是獲取知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,而在社群世界如魚得水的「數位原生世代」,又是如何善用這些學習輔助APP?

昕妤分享了她常用的語言學習APP,如「VoiceTube」運用歌曲或影片,搭配英文歌詞或對話,並附上中文翻譯,讓自己也能有趣地學英文,「Quizlet」結合各版本教科書,收錄不同課本中的英文單字,不僅查閱方便,對於忘記帶課本的同學也是一大福音;宥捷則是力推「死神單字」,功能有點類似字典,同時包含一些測驗、例句,且不需要網路就可以使用,相較必須吃流量才能連線Google查單字,讓不是每個都有「吃到飽」的學生族更為方便。

▲中學生學習輔助APP調查。(點擊右側可看更多圖表)

除了平日因為追星、學韓文所需的翻譯APP「Papago」外,俞真滑動著螢幕,一款她常用的學習APP「YeolPumta」(以下簡稱YPT),除了能紀錄自己讀書的時長,還可於線上創立屬於自己的學習群組,一如將讀書會搬上「雲端」。

實際打開發現,YPT上的學習群組有著各式名稱,像是「113會考生」、「每天讀個三小時可以吧」、「113學測就上」,一眼就能看出該讀書會的決心,清一色對象都是國、高中生,就等著各路有志一同的「戰士」共同踏上學習前線。

俞真表示,想要克制自己不要太容易分心時,便會開啟這個APP計時,看著賣力讀書到最後一刻的「戰績」,就會讓自己有成就感。同樣也有使用的宥捷大讚「當下效果是好的」,自己曾經加入一個讀書會,上頭有規定每天要學習多久時間,一旦沒有達到時數標準,就會被踢出讀書會,一旦起了想滑手機的念頭,在反制3C誘惑和組織壓力的雙重效果下,就會默默的把手機放到一旁。

▎疫後崛起 紅遍全球的Study With Me

過去3年受到疫情影響,不僅僅是教學現場受到衝擊,全新的直播模式「Study With Me(跟我一起學習)」悄悄崛起,改變現下學生學習方式的新產物就此誕生。正如其名,影片作者紀錄下自己讀書的樣子,不刪不減「還原最真實的學習模樣」,推出少則1小時、多則3小時以上時長的影片,讓許多在書桌前坐不住的人收看,成為新興「伴讀天使」。

宥捷會踏入Study With Me的世界,正是因為同學蔡昕妤「吃好道相報」,然而這類影片也暗藏許多「眉角」。昕妤先是分享自己的「心頭好」,想讀書時就會找到一位日本YouTuber的Study With Me,影片拍攝地點位在東京附近區域,時段總是安排的特別巧妙,像是讀著讀著便發現窗外夕陽落下、太陽高掛到夜幕低垂,讓她驚嘆那段時間特別漂亮,為此去追他的影片,也算是滿足「偽出國」的小心願。

「我覺得滿有效的耶」,宥捷也有感說道,不同的YouTuber拍攝Study With Me的風格也不盡相同,例如結合時下正夯的「番茄鐘」工作法,讀書25分鐘、5分鐘休息,或是讀書50分鐘、10分鐘休息,就像是平常上、下課,營造出更有效的學習環境。誰能想到,一支也許超過1小時、卻僅僅只是在讀書的影片,各處細節竟深深牽動著觀看者的讀書習慣與心情。

而身為學生KOL的俞真也拍攝過Study With Me題材,作為影片產製者,她表示拍攝過程中可以在讀書方面更自律、不忘學生本分,學習的同時也可以拍片可說是「一舉兩得」。俞真透露,觀看的人通常也是在求學階段的學生同儕,因此自己常會收到「希望多拍相關題材」、「對讀書有幫助!」的留言回饋。

▲近半數學生看過Study With Me或讀書VLOG,且認為對學習有幫助。(點擊右側可看更多圖表)

▎新世代學習產物 找到「同溫層」不孤單

然而,能讓「數位原生世代」敞開心房,願意使用陌生的學習APP、嘗試觀看Study With Me的契機,多來自於平日關注的——那些在社群上分享學習撇步、讀書心得,所謂「讀書帳(號)」的推薦。宥捷透露之所以開始使用YPT,正是因為看到某個自己喜愛的讀書帳創立了讀書會,為此加入一起學習。

不只是宥捷,俞真也因同樣理由「引進門」。一開始藉由社群看到很多讀書帳號的版主使用,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她選擇進入和自己有著同樣校名的讀書會,儘管APP操作採匿名制,無法得知讀書會創立者或和自己一同在線上奮鬥、學習的成員是誰,俞真卻認為無妨,「有自己的學校就有自己的歸屬」。

談及這些活躍於社群上的讀書/學習帳號,昕妤認為自己不只可以藉此知道一些讀書的技巧或內容,其中肯定也會有一些想要追求進步的人,知道有群懷抱同樣目標及理想的人存在,「用這些(學習輔助)軟體是想要去達到那樣的高度」。

「社群化」學習同時也模糊了國界。米媽談到正準備大考的高中女兒,由於志在考取日本當地大學,女兒也自發找到了許多日本學生愛用的APP「Studyplus」,當中只要先設定好心目中的第一志願,便能找到和你目標相同的一群人,分享彼此讀了什麼書、學習的進度,即便人在台灣,仍能找到並肩作戰的戰友。

▲中學生使用數位學習APP的理由。(點擊圓形圖樣看詳細理由,欲還原可任意點擊空白處)

延伸閱讀
》專訪/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!
》「數位原生世代」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「讀書」竟有百萬人搶看?

向小孩社群世界宣戰? 父母「備戰不求戰」

▎屬於家長的煩惱

一次美術課,需以台北街景為主題繪製明信片,為了能取得授權順利寄出,昕妤鼓起勇氣在Instagram上與一位街頭攝影師取得聯繫。且因當時對方的讚許,讓平時喜歡看插畫家社群的她回憶起當下心情,仍笑道「那真的是超開心」。

這次經歷堪稱昕妤在社群上做過「最瘋狂的事」。家長知道嗎?她坦言,「好像有跟他們講過,但他們其實也沒表現出怎樣」,自己平時會和父母大概聊些社群上發生的事,當她問爸媽:你有看過這個嗎?聽到的回答卻可能如同許多家長的直覺反應——「知道,但我不想看」。

問卷結果顯示,男中學生和女中學生曾在使用手機時,與家長產生過衝突的比例,分別有34%、30%,探究其衝突的原因,除了因家長對於小孩社群使用上的不熟悉,小孩本身難以控制使用時間也是關鍵。

米媽談到家中兩個小孩,相較高中生姊姊,目前仍就讀國中的弟弟更早碰觸到3C產品,平時沒有補習,只要一放學就會開始玩遊戲,米媽會用手機或平板內建的功能,限制小孩使用APP的時間。「弟弟常常反彈,他會叫我開密碼,我當然也不會很開心地解」,米媽會先給予一些任務、條件,例如先去把功課寫完、洗好便當盒、洗好澡,待小孩真的完成後,再放寬讓他有更多使用時間。

不少家長可能會困惑,該如何定義小孩「過度使用社群」?時間長度或許不再是衡量的標準,張甯舉自己一位手機玩得很瘋狂的學生,一天可能玩5個小時,但他卻可以考班上的前三名。因此以更為客觀的標準來看,當發現自己的小孩使用手機,已經影響到「該做的事情」,例如學業、正常的生活、身體OK......等等就叫做「過度」;相反的,如果孩子確實都有做到這些、也能夠玩手機,父母應該要對「孩子是時間管理大師」感到驕傲。

▎家長對戰3C、社群 信任是解決之道

Miya回憶自己國小三年級時,曾因玩抖音(TikTok)導致課業成績下降,「我每天都會看抖音,然後考試考不好,媽媽會去看我手機平均使用時間,結果一天平均17小時」,更曾有一次被媽媽發現使用時間過長,卻因說謊被抓到,媽媽一氣之下便將她的手機沒收了。

「什麼事情都可以,但妳不能夠騙我」,這是Miya媽媽對子女教育的大前提,也希望為小孩日後接觸紛亂的網路世界立下「相互信任」的根基。「我覺得(多媒體、3C產品)是她們這個世代的人,必須要會的工具」,媽媽解釋,Miya早在幼稚園時期就有手機,自己不會去阻止她用,但在給她的同時也有跟她講解手機的用途,包括如何求救、聯絡家人?Google如何搜尋資料?然而最大的原則是必須謹守學生身分,首要工作就是念書,「只要妳在這個規範之內,妳擁有絕對的自由」。

如今Miya在學校現在也會用到很多軟體,上手的速度也很快,因為她已經建立起對3C的邏輯,「當然我就很慢、因為不會去摸3C嘛,這就是一個差別」,Miya媽媽說道。

張甯也有感,從MSN、Yahoo奇摩、Facebook,一路到現在的Instagram,為了和學生打成一片,他嘗試跟上現代的社群腳步,卻發現已和自己所處世代的習慣、思考邏輯截然不同,「像我這個用臉書的世代,已經變成老世代了,這也是我這五年親身感覺到的」。張甯直言,每個世代的父母跟老師都要做同樣的事,就是去理解「時代的脈絡是什麼」,這個時代正在長出什麼新的東西?如果父母無法理解孩子處在如何快速進步的社會背景,那個距離一定馬上隔出來。

▎洗刷家長三觀:需接受的兩大現實

「當能夠理解社會的成長後,父母要願意坐下來和孩子說話」,張甯點出這群正值青少年的「數位原生世代」,他們的階段任務就是追求自我認同、長出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,容易陷入一種「迷霧中的混亂」,此時社群超越年齡、禮儀甚至是規範的特性,就顯得更具吸引力。

張甯開玩笑道,自己看似都在打臉父母,但也提醒許多家長可能陷入的「錯誤認知」,像是發現小孩和國小不同,不只變得不愛講話,也漸漸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,原因就在於父母停留在「子女小時候天真浪漫、可愛又黏人的模樣」,這時候父母就要能夠坐下來和孩子說話。所謂坐下來談,基本上就有很多的準備,像是理解社會的脈動、丟掉腦海中小孩曾經可愛的樣子。

正如同米媽笑稱高中生女兒是「神秘姊姊」,相較弟弟的「開誠布公」,自己完全沒有姊姊的任何社群帳號。被問到是否會擔心「社群上的女兒」?米媽選擇換種說法,她認為正如同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,或許女兒在媽媽、朋友面前會展現不同的面貌,「那我覺得社群就是她的另外一張臉」,若女兒不想展露「那張臉」,自己便不會去強求,因為這就是成長的過程。

張甯鼓勵,當父母願意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,這會產生正向的效果。父母能夠靜下心來坐在那邊,去聆聽小孩10句裡面7句不懂、3句懂,對青少年來講,有著非常大的魅力,是釋出「在我們家這樣是OK的」的訊號,同時給孩子安心、被尊重的感覺,「孩子學習被尊重,他就可以把這個尊重放在心裡,即便他進去社群裡面,這個尊重也會成為他的教養」。

▎小孩躲進社群 大人忽略的「心理警訊」

為何青少年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社群上?張甯表示,這反映了一個問題——孩子生活沒有重心。生活重心有很多種,例如有沒有自己的興趣?有沒有想要發展、追求的東西?小孩可能失去了成績、夢想,隨即而來一種消極的價值觀:一切都不重要。

「不是說混在社群不好,而是混在社群裡,我們很難評估會帶來什麼樣『社會的資本』」,張甯強調,「其實每個小孩做的每件事,應該都是閃閃發光的」,小孩是不是在成長的過程裡成就感不多、沒有太多被肯定的地方、好像做什麼都不出色?父母也該省思,是不是工作太忙、很快的給孩子手機、甚至沒有在關心孩子的生活,看到問題了才會緊張?

張甯表示,如果父母沒有去盤點,就會用錯誤的態度、價值觀、角度,自動視為「問題行為」,然而那不是「問題行為」,不過是「行為」反映了他的「問題」。「我們有沒有準備好?不懂我們能不能夠去問孩子們?」他也將這個問題留給家長,家長除了期許自己成為小孩的朋友外,更須身兼「顧問」,運用更為豐富的人生經驗、智慧引導孩子——這個前提是,你要成為孩子願意來問你的「顧問」。

▎數位原生世代的領悟

宥捷回顧社群帶給自己的影響,讓她跨越國界的藩籬、開拓眼界,看到更多有趣或創意的可能;身為學生社群KOL的俞真,即便只能運用難能可貴的假日時光經營頻道,卻不認為是種「犧牲」,除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專長,與粉絲甚至是家長切磋升學難題,來自遠方的「謝謝」二字,讓她獲得了更不平凡的收穫。

「你可能也會開始羨慕或忌妒......羨慕他們為什麼能成為那樣的人,或是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那些事情」,昕妤並不諱言,在社群一窺他人日常的同時,自己不免會懷有這樣的想法。不過就在某次轉念,突然意識到或許世界上的某處,也有人正默默地在羨慕自己的生活,她告訴自己,「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,妳也不用想太多」。

Miya坦言網路上不乏酸民,到了去年才開始能夠不去在意,不過實際生活中,可能同學在背後講什麼或一個眼神,都還是讓她很在意。然而製作影片的過中,Miya漸漸跳脫過去文靜形象的設定,在鏡頭前展露自己「鬼靈精怪」的樣貌,反而使她在不斷修正的過程中慢慢成長,直到今年自己也能夠接受他人的「不喜歡」,「我覺得我比較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」。

社群儼然成為「數位原生世代」接觸世界的方法,像是背後一對無形的翅膀,帶領著孩子生活、學習、更是一種成長。張甯提醒所有孩子,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好好「認識自己」,家長則別忘了給予孩子一個強而有力的依靠,「我覺得這是父母應該要做的」。

延伸閱讀
》專訪/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不傷感 媽媽「不窺探」的溫柔:社群就是孩子另外一張臉
》專訪/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?心理師的殘酷領悟: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

設計/朱怡姿
專題製作、採訪/聯合新聞網編輯謝亞庭、吳嘉倪
專題監製/聯合新聞網編輯劉姎宜、陳蘭馨
Top